西湖毅行
# 钱塘三界标毅
我和几个前同事还有前前同事组成了日常的徒友。
今年的 3 月 22 日,我和浩瀚,瑞刚相约,耗时 10 个小时 43 分钟,完成了钱塘三界标毅。想起来,那真是令人难忘的一天,25.41 公里的距离,翻越三座山,日行 4 万步,我们三个人,浩瀚感觉整体相对轻松,我和瑞刚拖慢了整个形成的速度,三个人走走歇歇,总算是咬牙完成。
我清晰记得,最后的五公里,当我们踏入第三座山----万丈山山脚的时候,天就已经黑了下来。此时瑞刚完全没了气力,我们又遇上了从上海过来走这条线的一群人(六七人),我们不自觉地组成了小队,瑞刚的脚应该也磨的不轻,在队尾走走停停,我和浩瀚边走边等。浩瀚也有一些疲累了,然而我在这个时候,却浑身充满了力量,虽然走了一天,但大晚上在山林中,求生的欲望占据了上风,同时可能因为我相对胖一些,储备的脂肪在这个时候发挥了作用,因此最后五公里我反而走的相对轻快。
轨迹线详见:两步路 (opens new window)
当晚我们三人又一块儿美美地吃了一顿火锅,饿了一天,每个人都吃的很爽。接下来大概经历了一周的酸痛,才慢慢恢复过来。
# 西湖毅行
# 延期举办
西湖毅行第一次发布报名的公告,是在四月初,西湖毅行分为 10 KM,20 KM,30 KM 三个组别。因为前边我们刚走完难度相当大的三界标毅,走完下来 25 公里多(大部分还是山路),因此每个人都相当有信心,于是都报了 30 km 的组别。
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,后来游侠客发了公告,说西湖毅行因故延期到下半年举行,原来报名的费用,原路退还。
# 定档 9 月 21
九月初,终于看到了公众号发布了将在 9 月 21 日举行西湖毅行。但因为中间六七八这几个月太热,我们没再约爬山,很长时间不走,感觉没有什么信心,于是我们就报了 20 km 的组别。
这是我和浩瀚第二年一起走西湖毅行了,今年虽然路线稍有调整,但大部分还都一样,因此我俩对路线相对熟悉。去年是五月份,当时天气已经相当热了,而今年调整到九月份,赶上了一个非常舒服的天气,当天大概二十度左右,偶尔蒙蒙有一点点雨,但都特别轻,完全不影响,整个路程走完,我却只喝了半瓶水。
西湖毅行线是一条环西湖走一圈的路线,一路上林荫连绵,同时与游人交织,漫步西子湖畔,特别舒服。不追求配速的情况下,可以当做一个漫步游玩的旅程,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。
我们一行一共是 4 个人,在最开始,大概不到两公里的时候,瑞刚就有点儿落下了,他在后边和其他人同行。剩下我们 3 个在前面走着,后来小智说,在第一个补给点的时候,他还瞥见了我和浩瀚,再后来,就见不到人了。
的确,我和浩瀚始终保持着高速的快走,偶尔也会慢跑几步,最后走完 18 km 看了一下配速 8 分 56 秒,这应该也就是我徒步快走配速的极限了罢。
西湖毅行整体走下来难度算是适中,我因为有一些身高腿长的优势,走平路的毅行都会感觉相对轻松,我的弱项是爬升,然而小智和浩瀚则非常擅长这块儿,这就是每个人各有所长吧。
# 我们不举
最后结束之后,我们领了奖牌,游侠客也有一些结束的打卡拍照,当时 10 公里和 20 公里的拍照排了长长的队,而 30 公里则寥寥,我们于是打算在中间拍照,我说咱们在这个地方拍吧,小智说了句,他们举的是 30 公里的牌子耶,我心里想着这里人少,不用排队,于是脱口而出一句:没事儿,我们不举。这句话瞬间把大家逗笑,连摄影师也忍不住一直笑,我则也是忍不住得笑,留下了下边这张照片。
# 偏个题外话
最后一个有意思的片段:当我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的照片之后,一个运维同仁过来讲:
他这句话,让我想起来高中时候,一个同学说过的一句话,让我至今难忘。彼时高中时候,我的身高就已来到了一米八,那时候虽然不胖,但也不是特别清瘦,于是一个平时喜欢捣个乱的同学,对着我说,你这身材真给力,用来打架才得劲里(他的身材相对矮小)。这句话经常会在我的脑海里漂浮出来,单纯觉得十分有意思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可得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