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嗜好--嗑瓜子
# 前言少叙
在相当多的时候,我是一个无趣之人,孤身一人在杭州打工生活,不上班的时候,大部分时光都在出租屋里度过。我想,也就是在这些时光里,我沾染上了嗑瓜子这个嗜好。
从小到大,我不是一个吃零食特别多的人,幼儿至初中前阶段,家里特别贫困,从来不会有给到我自由分配的零花钱,对于零食一直都是渴望但不可及的状态,久而久之,我似乎变成了一个不爱吃零食的人,但与其说不爱吃零食,不如说是已经没有了吃零食的习惯。到后来家里条件慢慢转好,屋子里也常常会有一些零食水果之类的,我则从来不会主动想起去吃,水果甚至因此放坏掉,母亲每每见此场景,总会评判我:你就是跟别人不一样,一点也不爱吃水果零食,不洗好拿到你跟前,你从来不会主动想起来吃。这种时候,我的馋欲才会被勾起来,但因为母亲给我安排了不爱吃零食的人设,我则经常又把馋欲给压制下去。
现在,参加了工作,手上的闲钱自然是足够满足自己吃零食的馋欲,孤身在外,也没有了任何外界的管束,我开始沾染上了嗑瓜子的习性。这几年,我的年龄正值壮年,身体也明显感觉到状态饱满异常,再没有小时候稍微风吹草动就感冒发烧的情况,但是这几年里却每年都会发作一两次上火,而这些上火,大部分都与吃瓜子有关。
# 三个阶段
从 17 年来杭州,到今年 25 年,我换过两次工作,呆过三个公司,三个公司所在的位置相隔较远,因此形成了我的三个生活根据地。在这三个生活根据地上,我所磕的瓜子,也有三个变化阶段。
第一段工作,在滨江区,那时候经常买的,是一家在迎春南路上专门卖炒货的店,因为我每天在炒货店旁边的饭店吃饭,每次吃完饭后,只要家里没了瓜子,都会到炒货店再买上一斤,且只认准焦糖瓜子。这家炒货店的瓜子,瓜子本身大,而且籽粒非常饱满,我常常会因为吃他家瓜子,而感觉肚子吃撑,吃其他的瓜子,同等的量,则绝不会感觉到撑。因此那时候吃这家炒货店的瓜子,我唯一的烦恼就是一次磕的稍微多点,就会感觉吃撑了。后来我去了西湖区,偶尔因为其他事务再回到滨江区,也仍然会来到这家炒货店,买上两斤焦糖瓜子,平慰自己对这家瓜子的馋念。
第二段工作,去到了西湖区,居住的地方也换到了公司附近,周边没有遇到理想的炒货店。这个时候,我偶然在附近的联华超市里发掘了一款海盐瓜子,一经尝试,就喜爱非常,磕到停不下来。这款瓜子,表皮都是用盐包裹着,但嗑的时候并不会感觉特别咸,瓜子仁嚼起来还有股微甜,吃得我不亦乐乎。但虽然一颗嗑起来没感觉,两颗嗑起来也还没事儿,一包嗑下来,往往与瓜子接触的嘴唇处,已被蛰的麻疼起来,我就赶紧停下来,告诉自己不能再吃了。那时候老婆也在,我俩每天自己做饭,因此常去超市买菜,每去一次,只要是家里的海盐瓜子清空了,就一定会再拿两包补上,而这些买回家的瓜子,基本上有九成都被我消耗掉了。
第三段工作,来到了余杭区,工作熟悉了之后,晚上下班回家,就会有更多的个人时间,我则又开始拾起了嗑瓜子这个嗜好。因为在周边店里都没有寻觅到比较中意的瓜子,我把目光转移到了线上,偶尔一次,在京东买了洽洽焦糖瓜子,让我当即爱上,两年来,我已复购数十次,根本停不下来。这款瓜子的外包装是一个大包装(一斤一包),内含 25 个小包装,非常适合我这种利用下班时间嗑一会儿的情况,一小包 20g,我以为自己每次嗑一两包就够,然而往往都是一旦开头,则必须要四五包打底。这款瓜子我一吃就停不下来,一大包很快就吃完,吃完之后警告自己不要再买了(瓜子的热量可不低),需要克制,然而这个警告很快就会作废,被其他非常合理的购买理由覆盖,掏出手机,再次购买,京东快递,当天送达,好不快活。这款瓜子虽然有不少优点,但也不是完美的,它最大的问题就是硬度太高,对比我之前嗑的海盐瓜子,硬度绝对是海盐瓜子的好几倍,想我如此善嗑之人,竟然也会在嗑的时候,经常遇到一嗑失败的情况,有时候还会遇到再嗑仍旧失败,这个时候,我就会放弃这颗瓜子,保牙要紧。
# 瓜子之趣
# 一成不变
在无趣之余,我更是个无变之人,一旦在某些方面找到了合适的舒适区,我则很乐于呆在里边,除非有客观条件不允许,多数时候不愿主动尝试变幻,吃饭如是,理发如是,嗑瓜子亦如是。不同阶段中,我选择的瓜子品牌都很固定,偶尔会尝试一下其他,但选定了中意的,则大多数都会是这个品牌。
# 为什么嗑
我在第一个阶段时,权游最后一部还在同步播出,彼时,我会早早把最高清的资源下载好,在下班之后,必会把瓜子(足量)备齐,电脑也接上蓝牙音响,把屋子里灯光调暗,准备一个鞋盒(我常常拿一个鞋盒作为盛放瓜子皮的容器,下文详讲),烧好一大壶茶,边看边嗑,边嗑边看,人生如此,夫复何求!一集权游一个小时,看完一集,能磕下去将近一斤的瓜子,鞋盒也铺满了一层瓜子皮。
我想,能在看电影电视时,有瓜子相伴,才算使得这观看是完整的。
# 瓜子伴侣
嗑瓜子时,寻觅一些合适的瓜子伴侣非常重要,在我看来,应有如下两点。
其一:选择合适的盛放瓜子皮的容器。没有一个合适的瓜子皮容器,不仅会影响嗑瓜子的效率,嗑的乐趣也会大打折扣。在经过各个场景实践验证之后,我发现用连带上翻盖的鞋盒盛放瓜子皮最为合适。找寻一个合适的鞋盒,把上翻盖打开,多数瓜子皮可直接丢进鞋盒,嗑功不大纯熟的人,瓜子皮常会粘在嘴唇上,需要再吐一次,此时往鞋盒里吐,面积大小刚刚好,上翻盖也会作为一个延伸,拦截住吐不准的飞皮,不至于吐到容器外边。鞋盒容易放置,无论是坐在椅子上,还是坐在被窝里,鞋盒很容易就能有一个合适的放置地,作为盛放瓜子皮的容器,再合适不过。
其二:选择合适的茶饮。嗑瓜子极其耗费口腔内的唾液,在一嗑就停不下来之后,往往嘴唇发麻,口干舌燥,因此,选择合适的茶饮,来搭配嗑瓜子极为重要。当我准备要嗑瓜子时,发现旁边已沏好了上好的绿茶,那么嗑瓜子的心情会更为安逸。沏茶的杯子要稍大一些,绿茶不要太浓,稍微清淡一些,在嗑了十来分钟时候,稍作停顿,茶温正好,猛饮几大口,轻微的茶涩瞬间把嗑瓜子的麻燥冲淡,给下一阶段嗑瓜子的口腔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# 隐隐担忧
去年,在听了同事们对自己牙的一些关爱案例之后,我看着自己的一颗被蛀了半颗的后槽牙,终于去口腔医院做了人生中第一次补牙。在这之前,我软硬不管,酸甜不顾,热凉不忌,从来没有担忧过牙的问题,自此之后,我开始对牙关注了起来。
最近,我发现自己的几颗门牙都多少有了一些小豁口,我不知这些豁口是否从一开始就有,但深深感觉,与嗑瓜子是脱不了干系的。再加上,我近两年所钟爱的这款洽洽瓜子,硬度相当高,所以每次我告诫自己不要再买了的原因,除了瓜子热量太高之外,再有就是这一款硬度太高,门牙实在不能再这样损耗下去了。
我想,我应该会再寻觅一款相对好磕一点的瓜子罢。
# 瓜子之思
我想,嗑瓜子总不是一个罪过,见过劝人不抽烟不喝酒的,很少见劝人别嗑瓜子的。我不抽烟,瓜子仿佛就是我的烟,人总要有所好,因有所好,生活才有其味道。
在知乎上有一个帖子:为什么嗑瓜子可以嗑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以上,看书学习却不可以?
底下有人给的答案是:
嗑瓜子是最直观的绩效和管理的体现:嗑开瓜子壳(目标明确),吃瓜子仁(奖励),再嗑一颗(简单循环),当任务被分解成简单的步骤,并且马上见效有收获。如果你看书,能每看一页就“叮咚”-- 知识成长1%,相信你也会看书看到根本停不下来的。见原地址 (opens new window)
在这种即时的正向奖励中,我乐此不疲,停不下来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