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丫讲梵 二丫讲梵
首页
  • 最佳实践
  • 迎刃而解
  • Nginx
  • Php
  • Zabbix
  • AWS
  • Prometheus
  • Grafana
  • CentOS
  • Systemd
  • Docker
  • Rancher
  • Ansible
  • Ldap
  • Gitlab
  • GitHub
  • Etcd
  • Consul
  • RabbitMQ
  • Kafka
  • MySql
  • MongoDB
  • OpenVPN
  • KVM
  • VMware
  • Other
  • ELK
  • K8S
  • LLM
  • Nexus
  • Jenkins
  • 随写编年
  • 家人物语
  • 追忆青春
  • 父亲的朋友圈
  • 电影音乐
  • 效率工具
  • 博客相关
  • Shell
  • 前端实践
  • Vue学习笔记
  • Golang学习笔记
  • Golang编程技巧
  • 学习周刊
  • Obsidian插件周刊
关于
友链
  • 本站索引

    • 分类
    • 标签
    • 归档
  • 本站页面

    • 导航
    • 打赏
  • 我的工具

    • 备忘录清单 (opens new window)
    • json2go (opens new window)
    • gopher (opens new window)
    • 微信MD编辑 (opens new window)
    • 国内镜像 (opens new window)
    • 出口IP查询 (opens new window)
    • 代码高亮工具 (opens new window)
  • 外站页面

    • 开往 (opens new window)
    • ldapdoc (opens new window)
    • HowToStartOpenSource (opens new window)
    • vdoing-template (opens new window)
GitHub (opens new window)

二丫讲梵

行者常至,为者常成
首页
  • 最佳实践
  • 迎刃而解
  • Nginx
  • Php
  • Zabbix
  • AWS
  • Prometheus
  • Grafana
  • CentOS
  • Systemd
  • Docker
  • Rancher
  • Ansible
  • Ldap
  • Gitlab
  • GitHub
  • Etcd
  • Consul
  • RabbitMQ
  • Kafka
  • MySql
  • MongoDB
  • OpenVPN
  • KVM
  • VMware
  • Other
  • ELK
  • K8S
  • LLM
  • Nexus
  • Jenkins
  • 随写编年
  • 家人物语
  • 追忆青春
  • 父亲的朋友圈
  • 电影音乐
  • 效率工具
  • 博客相关
  • Shell
  • 前端实践
  • Vue学习笔记
  • Golang学习笔记
  • Golang编程技巧
  • 学习周刊
  • Obsidian插件周刊
关于
友链
  • 本站索引

    • 分类
    • 标签
    • 归档
  • 本站页面

    • 导航
    • 打赏
  • 我的工具

    • 备忘录清单 (opens new window)
    • json2go (opens new window)
    • gopher (opens new window)
    • 微信MD编辑 (opens new window)
    • 国内镜像 (opens new window)
    • 出口IP查询 (opens new window)
    • 代码高亮工具 (opens new window)
  • 外站页面

    • 开往 (opens new window)
    • ldapdoc (opens new window)
    • HowToStartOpenSource (opens new window)
    • vdoing-template (opens new window)
GitHub (opens new window)
  • 随写编年

    • 年终总结

    • 2012年

    • 2013年

    • 2014年

    • 2015年

    • 2017年

    • 2018年

    • 2019年

    • 2021年

    • 2022年

    • 2023年

    • 2024年

    • 2025年

      • 大伯走了
      • 身心脆弱的时候守藏
      • 针对我昨天的言论被使者同步给开发商这件事儿做一些回应
      • 整理我的信息源
      • 人生实苦,何以自渡
      • 我的嗜好--嗑瓜子
      • 记录二五年五一之短暂回归家庭
      • 从赵心童世锦赛夺冠聊聊我的斯诺克情缘
      • 理论正确,事实错误
      • 写在博客发表文章1000篇的节点
  • 家人物语

  • 追忆青春

  • 父亲的朋友圈

  • 电影音乐

  • 效率工具

  • 博客相关

  • 闲言碎语
  • 随写编年
  • 2025年
二丫讲梵
2025-07-17

写在博客发表文章1000篇的节点

文章发布较早,内容可能过时,阅读注意甄别。

博客在文章数量达到 600 篇的时候,我曾写过写在博客发表文章600篇的节点 (opens new window),而今眼看将要突破千篇,那么 写在博客发表文章1000篇的节点 也就呼之欲出了。

博客始建于 2018 年 2 月,至今运行 7 年有余,文章发布数量千篇,累计发布文字近 150万字。我们熟悉的《红楼梦》,全书约 100 万字。按以往手写草稿单页 300 字来计算,大约有 5000 页,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据。

写完几句感慨,照例,分享一些最近的个人体悟。

分享之前,把我25年从每日推荐中曲海拾贝整理的歌单放在这里:

  • 在看到别人的一些内容的时候,我也常习惯于挑毛病,虽然没有口头上或者评论里表达出来,但因为内心被挑毛病这一心理占据,导致内容中好的部分自己也错过了。现在我能够有一些小小转变,要感谢微信好友千古壹号在群里提过两次的一句话:多摘果子,少挑刺。后来这句话常常回响在我的脑海,从而多了一些了解的耐心,更愿意去学习吸取内容中精华的部分,或者他人优秀的精神,而不在执着于别人的瑕疵,干扰了自己的成长。
  • 付出都是相互的,而我们很容易放大自己的付出 这两年,我在外打工,老婆则在老家带娃,我只能趁节假日,回去团聚一下。两个人聊天的时候,我略带自豪地同她讲:我在外边打工的时候,什么洗脚店,按摩店之类的从来没去过,工作中,和其他女性说话都很少,我一直严格遵守夫道,从没有出格勾搭过其他女人。她当即回我:我在家里不也是一样嘛!你看我在家里带娃,整天忙里忙外,也没有勾搭过其他男人啊! 听完她的话,我仿佛中了当头一棒,为自己盲目地炫耀感到羞愧。 我本以为,自己在大城市打工,面对的诱惑大抵会更多一些,周边也不乏有喜爱去洗脚按摩的人,但自己仍旧如修道士清修一般,斩断了一切外界与异性交流和触碰的机会。我以为这算是一种牺牲,我以为这算是一种对老婆的付出,于是乎才会在讲给她的时候,带有自豪之情。然而她的回复,让我猛然惊醒,处在婚姻关系中的我的另一半的她,之于我刚刚所骄傲着的牺牲,又何尝不是亦复如此! 我于是感觉到:人,常常会放大自己的付出,轻视她人的付出,这是根植于自性的第一感受,要学着与之对抗。
  • 我在编码开发方面,常常会陷入先弄懂再行动的怪圈之中,之所以说是怪圈,是因为弄懂并非易事,可能需要连续专注投入好多天的精力才能彻底弄懂,而工作之余的时间大多都是碎片化的时间,因此我常常身处于弄懂的路上,再次启动,仍复如是,进入怪圈,不得出离。更令人懊恼的是在怪圈之中,大部分的时光都蹉跎掉了,没有行动的前进,更加令人沮丧。我还是更应该不求甚解一些,更应该懵懵懂懂时行动,在行动中慢慢摸索,在摸索中慢慢弄懂,即便是未曾弄懂,但已然有行动带来的实效,也是可以自慰的。
  • 第一认清问题的本质在于自己应该保持冷静。第二要时刻修炼如何让自己保持冷静。人在冲动的时候,会做下出人意料,甚至违背常理的事儿,这并不是他的本性,冷静之后也会为冲动做的事儿而后悔,正所谓冲动是魔鬼,是使人远离了本真的自己的一种状态,因此,时常警惕冲动,认真修炼保持冷静的本领,是我们一生的课题。
  • 网络世界,很多事件偶然发酵,开始甚嚣尘上,众多网民全都不吝己见,发表着自己的言论,有的是通过发表评论的方式,还有的是通过做视频长篇大论做分析,我心想,在早些年,网络短视频没有这么发达泛滥的时候,新闻评论员是一个有点神圣的角色,然而在今天,这个角色已然泛化,任何人都可以捡起新闻热点评头论足一番。不知这是一件好事儿,还是坏事儿。
  • 小区业主群里,有几个业主,偶然会在群里发二期房子如何如何降价的短视频,然后再发表两句:货买当时值,咱们一期买的第一排,我就是很满意。二期降价就降价吧,我就是相中一期的房子了。配上几句话,以表达自己对新房降价的不在乎。从我内心来看,真正的不在乎,是不动念,连自己买便宜买贵了这个念头都不生发,房子也是一个物品,自己购买时认可其价值,此后便不必将念头放在房价涨跌上。
  • 中午和一个同事吃饭的路上,聊起来关于辨别方向(就是现实中东南西北几个方向)的话题。 他说他一般是参照周边房子的朝向,按照坐北朝南的理论,一般阳台朝向的就是南,但如果房屋朝向不按常理来,或者没有房屋这个参照物,他就没办法辨别方向。 我和他分享了自己辨别方向的方法,在我的内心中,无论站在任何地方,不需要任何参照,总会有一个对东南西北方向的认识。我追溯了一下,这个对方向的认识的形成,大部分是我老家那几条路带来的,他们南北东西朝向都很直,所以这些年到任何一个陌生的地方,我判断方向的依据,都是根据内心的这个认识来的,大多数时候还都对,但也有错误的时候,俗称转向。 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内心认知的四个方向,是铁定的真理,是铁定对的,中午和他一聊,我似乎猛然发现,这个方向认知的对与错其实是一个概率问题。 但即便发现了这一问题,我辨别方向的依据,仍旧多数是来自内心的认识,这就导致当我生活在转向的地方的时候,常常需要把内心认知的方向,翻译一下,转换为正确的方向。

。。。持续更新

微信 支付宝
#2025
上次更新: 2025/08/07, 21:56:19
理论正确,事实错误
我的爷爷-记述一个平凡的老人

← 理论正确,事实错误 我的爷爷-记述一个平凡的老人→

最近更新
01
带你认识我之看看我的高中同学录(其一)
08-24
02
认识神级MCP工具系列--用anyquery和数据库交互
08-24
03
学习周刊-总第225期-2025年第34周
08-21
更多文章>
Theme by Vdoing | Copyright © 2017-2025 | 点击查看十年之约 | 浙ICP备18057030号
  • 跟随系统
  • 浅色模式
  • 深色模式
  • 阅读模式